中文域名: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政务 英文域名:jytyj.ordos.gov.cn

鄂尔多斯市教育局关于教育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自纠情况的报告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15 17:19
  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四个意识”,认真落实主体责任
  一是认真制定各项方案、计划。2018年3月,研究撰写《鄂尔多斯市教育精准脱贫三年(2018—2020年)攻坚行动方案》,已提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18年5月,向各旗区、直属各单位、学校印发了《2018年鄂尔多斯市教育精准脱贫实施方案》《成立全市教育精准脱贫攻坚专项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向直属各单位、各学校印发了《市直教育系统包联帮扶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光前村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2018年包联帮扶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是积极推动工作落实。为贯彻落实市委牛俊雁书记关于充分利用好教育行业的培训资源、全力开展好贫困人口职业培训的指示精神,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组织召开教育精准脱贫暨贫困人口职业培训座谈会,主动对接市扶贫办、卫计委、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推动各相关部门与各院校结对合作。4月中旬,召开局务会,及时向各相关科室部署教育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明确了各科室职责分工,要求对照《自治区教育系统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重点整治存在问题。5月底,召开市直教育系统脱贫攻坚调度会,要求市直各单位各学校压缩公用经费,积极筹措资金帮扶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光前村。7月下旬,再次召开调度会,调度了上半年全市教育精准脱贫业务工作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8月上旬,召开党组会,研究确定由局里拿出6万元帮扶光前村发展集体经济及救助水涝灾害,进一步动员直属各单位、各学校捐资帮扶。
  三是认真做好考核检查及整改工作。5月份,迎接了自治区对我市2017年扶贫工作的督查,考核组反馈我局成绩良好。根据市扶贫办下发的《2017年度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评发现突出问题整改方案》,市教育局涉及两项整改任务:完善教育脱贫攻坚领导机制、出台《鄂尔多斯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办法》,牵头制定了整改方案,现均已整改完毕。
  (二)强化措施和成效,全面推开教育精准脱贫
  一是夯实教育脱贫基础。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三个统一”。实施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政策,不断完善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2018年,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预算公用经费总计18543万元。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工程(2014-2018年),截至目前,全市土建项目开工面积19.86万平方米,开工率96.1%,竣工面积16.67万平方米,竣工率80.67%。设备购置2.59亿元,设备采购完成率为155.6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上半年,面向部属师范类院校、国家重点院校招聘优秀毕业生961名,其中分配到农村牧区467名,占招聘人数的48.6%。深入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2017年全市交流轮岗校长60人、教师895人,2018年交流轮岗工作将于9月份秋季开学开始。大力建设乡村学校、幼儿园周转宿舍,切实解决农村牧区教师住宿问题。2017—2018年,全市7个旗(除东胜、康巴什)规划建设教师周转宿舍948套,目前已完工建设392套。坚持为旗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工业重镇以外的农村牧区教师每人每年发放误餐费、交通费补助1万元,并鼓励有条件的旗区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向农村牧区、薄弱学校倾斜,2018年5月举办了全市首期农村牧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培训。
  二是提升教育脱贫“造血”功能。大力加强现代职业教育脱贫,制定了《职业院校精准脱贫三年(2018—2020年)攻坚培训计划》。坚持集中培训和送教下乡相结合,截至目前培训贫困人口及农牧民、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430余人次。
  三是拓宽教育脱贫通道。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帮扶体系,在实施各级各类资助政策的基础上,2018年5月,市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扶贫办4部门联合出台《鄂尔多斯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办法》,进一步保障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协助市扶贫办对部分驻村干部、扶贫企业及贫困户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对扶贫包联村学校、幼儿园教师开展普通话水平提高培训,并就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相关工作进行指导。目前,基本完成薄弱地区重点领域及基层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培训工作,测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四是拓展教育脱贫的空间。各旗区通过推进优质校(园)设分校(园)、一校两址办学模式,建立城乡教研联盟体,区域交流、校际合作,远程互动教学研等方式开展城乡对口帮扶和一体化办学,有效促进了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全市所有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与农村牧区学校、薄弱校全部结成对子关系,常态化开展“同频互动课堂”活动;民族学校之间每天进行“同频互动课堂”活动。
  五是加大特殊群体关爱扶助力度。全市有留守儿童658名,建立了家庭、政府、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学习教育、心理健康、生活照顾、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留守儿童进行跟踪接力帮扶。现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9462人,实现随迁子女“同城待遇”,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随迁子女都按照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政策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且保证了与户籍学生在入学、收费等各方面一视同仁,实现同城待遇。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正在实施《鄂尔多斯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残疾学生从学前到高中教育15年全免费,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已达到6000元。
  六是帮扶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光前村实现稳定脱贫。市教育局从2018年3月起包联帮扶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光前村,驻村干部共4人。常态化走访、座谈,摸清了村社的基本情况,制定2018-2020工作方案、2018工作计划,正在组织实施。光前村2016年有贫困户2户6人,并于当年退出,今年继续实施脱贫不脱钩政策,目前该2户人员稳定脱贫状况良好、发展势头较好。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改造建设养殖场一处,养殖生猪40头;开挖鱼塘1亩,放殖鱼苗300余斤;正在建设电商服务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认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积极引导和培育乡风文明,使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改观。
  (三)强化工作作风,体现良好的工作形象
  局领导、相关科室、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深入学习扶贫政策法规,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加强廉政防腐学习,提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升帮扶效率,切实把好事做好、做细、做实。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到帮扶村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当地镇党委、村支部共同研究对策,捐资援助发展村集体经济,对当地小学和幼儿园发展提供支持。市教育局驻村工作队多次组织党员为村支部党员讲党课,与村支部党员联合开展组织生活,积极入访到户,将各级扶贫政策传递到基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严守工作纪律,务实清廉,勤政为民,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肯定。为使学生资助各项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市教育局印发了《鄂尔多斯市2018年“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面向社会、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及相关贫困家庭积极开展“助学、成长、感恩、奉献”主题宣传活动。 
  (四)加强资金监管,严格开展考核评估
  召党组会明确帮扶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光前村资金筹集、使用规定,局机关及直属各学校、各单位筹集资金必上党组织会议。村里使用市直教育系统筹集的扶贫资金,严格执行市里各项规定和程序,组织召开村委会商定扶贫资金使用事宜时,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做好监督工作。经自查,不存在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使用不精准、拨付滞后、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等问题。认真组织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严格按照《鄂尔多斯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规定,凡符合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条件的学生均由户籍所在旗区扶贫办予以识别认定,坚决杜绝不精准,不存在虚报冒领套取骗取等问题。严格开展考核评估,积极申报,将教育扶贫工作列入市对旗区领导班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加强日常监管调度,及时跟进各旗区、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开展调研、检查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职业教育脱贫培训工作涉及多部门,工作对接中存在沟通不畅、联系不紧密问题。职业院校服务意识不强,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效果有待提高。
  (二)面向贫困劳动力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工作进展缓慢。
  三、下一步计划
  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力度,组织实施好《鄂尔多斯市教育精准脱贫三年(2018—2020年)攻坚行动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推动各项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持续强化作风建设。着力发挥好沟通桥梁作用,推动各相关部门与各院校深入结对合作,挖掘各自资源优势、潜力,迅速行动,切实推出一批实效性强、深受群众欢迎的培训项目,切实发挥好职业教育脱贫“造血”的功能。加大推普脱贫力度,利用农闲时期组织面向贫困劳动力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工作。   
  鄂尔多斯市教育局
  2018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