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五育”融合
助力学生“五力”提升
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是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双减”形势下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措施。秉持“让每一个生命自由生长”的教育理念,以深入贯彻国家“双减”政策为契机,东胜区各小学顺应儿童成长多姿多彩的需求,以“五育融合”课后服务的建构与实施来促进生命的自由生长,创新课后服务形式,优化课后服务质量,切实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点亮红色阵地
滋养德育向心力
东胜区伊克昭中学
东胜区伊克昭中学以学科融合为抓手,创新课后服务形式,探索拓宽课程边界,进一步丰富学校课程体系,开展了军事实践、心系国旗 爱国荣校、红色文化 薪火相传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课程,在“减负”中将爱党、爱国、爱军的深厚情感和崇军尚武的思想牢牢植根于学生内心。国防系列课程的开展,既减轻了学生传统的课业负担,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增强了学生的国防观念,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了更加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东胜区福兴小学
东胜区福兴小学在真德育课程体系下,以“三自三立”德育活动为主体构建了思政节日课程、思政主题课程,充分发挥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了有温度、有特色的思政课程工作体系。日常的常规教育也多渠道、多方位展开:班队会每周共上一堂课,国旗下每班共唱一首歌,每一课间寻找“小雷锋”和“卫生小标兵”。
东胜区第一小学铁西校区
东胜区第一小学铁西校区以主动发展为核心价值追求,创建志行教育办学特色。构建了“246”志行教育课程体系,在德育课程的开发中以“传递中国力量,讲述中国故事”为顶层设计,以每月一系列,每周一主题进行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
营造书香校园,发展智育思维力
东胜区正东小学
东胜区正东小学积极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精心探索和打造适合校情的“3+X”课后服务模式,以漂书活动创建班级流动图书馆,为学生自由阅读提供场地保障,最后开展读书交流座谈活动,为学生的阅读成果展示提供舞台。
东胜区万佳小学
东胜区万佳小学构建了“4+2”美好课程体系,在“语言与阅读”类课程中,以“读写”为中心的互动课程大力推进“整本书共读”。将“整本书共读”纳入各类计划,以“课时保障-研讨活动-监控评价”的模式推进“整本书共读”,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功效,以班级统一借阅为主,个人自主借阅为辅,同时各教学楼公共处设立大量的户内读书柜,班级内同样设立图书角。在整书阅读课程建设中每学年每班还会选择其中的一本书进行大型的童话剧展演,展示要求全班上场、全班参与、全程参与。孩子们平均一学期在学校报告厅展示台3-4次。
东胜区铁路学校
东胜区铁路学校以“五育融合”为指向,对标各学科相应的核心素养,以四大方面的八个核心素养为指向,形成了“四会”素养评价体系。学校在“跑步游祖国 行者览万疆”校本课程实施中,学校依托各科教材积极将体育课程与年度名人课程进行融合,通过单元教学、师生共读、拓展阅读、主题研究等几条途径,以任务群为驱动,将单一、零散的知识进行丰富、系统的深度整合,让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探究中将学习与生活建立联系,提升综合素养与能力,落实校本课程。
活力社团竞技
加强体育运动力
东胜区实验小学铁西校区
东胜区实验小学铁西校区结合“五向”校本课程体系,全面开展课后服务+特色社团课程,以“体教融合”及“双减”政策为指导思想,以“向美的身心”为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了篮球社团及羽毛球社团。两个体育社团在日常训练的基础上定期举行内部的对抗赛、颠球比赛等等,以赛代练,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技水平,为学生发展兴趣、展示特长提供了平台。
东胜区福兴小学
东胜区福兴小学本着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类社团。软式棒垒球社团让脑力和体力一起运动,排球社团展示学生集聚力量、速度、灵敏、弹跳的奋力拼搏的身影;追风少年团使学生迎着风、向朝阳,用汗水努力奋进,用激情浇灌梦想;绳飞、绳彩社团培养学生们不服输的精神;绿茵足球社团孩子们快意奔跑,挥洒汗水,享受训练,享受足球带来的无限乐趣。
开发多元课程
增强美育审美力
东胜区蒙古族学校小学部
东胜区蒙古族学校小学部探索科学的“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在课后服务期间,积极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其中,综合类绘画社团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是不局限创作材料,不局限创作手法,是让孩子打破传统绘画思维定式,让学生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普通的材料完成自己的绘画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拥有全新的艺术享受。学校每学期开一次画展,举行绘画比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表达孩子们对于美的独特理解,简单操作的绘画材料让孩子更加有信心可以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东胜区正东小学
东胜区正东小学引入社会资源,培育服务特色。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将优质社会资源引入学校参与课后服务,开展“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多彩课程丰富学生课后服务内容,助推课后服务高质量开展。
东胜区福兴小学
东胜区福兴小学本着“依托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理念,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置“一线生色——毛线艺术”校本课程。毛线画创作主题主要有五大类:地方文化、传统节日、生肖文化、科学幻想和校园生活。还开设了水墨丹青、五彩梦画线描等美术社团,孩子们在美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尤克里里、口风琴、声乐等艺术类社团,福娃们用自己一双双巧手绘制了属于他们的快乐,也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了最美的印记......
东胜区第一小学铁西校区
东胜区第一小学铁西校区美育教育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融入学校各类育人过程。学校课后服务开设了“艺之声”合唱社团、舞蹈社团、陶笛社团、小提琴社团、浮雕画社团、创想美术社团、民间美术社团等,注重对低年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分表达对美的认识。
创新实践方式,提升劳动创造力
东胜区实验小学铁西校区
东胜区实验小学铁西校区以培养学生“向新的行动”为目标,与实践创新相对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综合材料绘画社团。该社团以环境保护教育为出发点,使理论教育延伸到行动教育中来,挖掘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运用随处可见、随时可取的材料完成绘画作品,实现环保新理念,践行环保新行动。
课后
东胜区福兴小学
东胜区福兴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班本劳动课程:一年级开展“落地生根”——绿植养护子课程;二年级开展“整理与收纳”“行家里手”子课程;三年级开展“穿针引线”子课程;四年级开展“魅力厨艺”子课程。在一系列子课程的推动之下,学生们的劳动意识逐渐提升,劳动技能更是得到了充分锻炼,受益良多。
艳阳花开正少年,胸有大志展翅飞!“双减”之下,东胜区各学校将继续坚持打造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品牌,坚持课后服务“五育融合”,助力学生“五力”提升,更加有效地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绽放个性之美,让素质之花齐开放,点亮孩子们的彩色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