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积极推动党组织领导与校长负责两个优势深度融合,鄂尔多斯市体育职业中学立足学校实际,以“五个关键环节”,即引导学习、建章立制、融合业务、创新形式、监督跟进为抓手,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落实。
一、引导学习,把思想“统”起来
鄂尔多斯市体育职业中学坚持书记带头学、班子成员集中学、教师职工全员学,让每名教职工学懂弄通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凝聚共识,让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建立党支部常态化学习机制,一天一自学、一周一集中、一月一讲堂,制度化、规范化抓好学习管理、监督考评。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沉浸式体验红色主题“角色扮演”活动,追忆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提升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使党员学习更走心、更入脑。
二、建章立制,把规范“立”起来
根据学校体育职业特色办学模式,在起草实施方案前,向党支部、各部门和教师代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形成《鄂尔多斯市体育职业中学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方案(草案)》,建立《市体育职业中学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任务清单》。建立健全学校党总支(扩大)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校务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书记和校长议事规则等机制,厘清学校党总支(扩大)会议和校长办公会(校务会)的事权职责,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规范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融合业务,让党建“活”起来
推动党建与学校教育体育工作形成合力。一是推动党建与德育深度融合,实施“文化润班”项目(每班一个党史故事、一个榜样人物、一个目标大学),充盈班级文化墙,形成班级凝聚力。开展“百名师生讲校园”微视频活动、“行走的思政课”、国旗下讲党史和团史等系列活动。党员教师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深研课程思政,推进红色教育课程化建设,开展“导课-说课”集体教研活动。在教学楼区打造读书长廊,全力营造书香校园。二是推动党建与体育深度融合,实施“文化润队”项目(每队一个体育榜样、一种体育精神),厚植场馆文化内蕴,增强学生运动情怀。组建中华体育精神校园宣讲团,发挥党员教练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周宣讲有关体育精神、体育励志故事等内容,将宣讲内容汇编成册,供师生阅读。打造“中华体育精神文化园”,让中华体育精神成为助推学生体育运动的强大力量。
四、创新形式,让师生“动”起来
推动党建与学校群团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教职工“午间座谈”系列活动,积极推动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校务工作,倾心帮助教职工排忧解难。重视发挥团组织在教师队伍中的作用,开设教职工社团课,丰富课余生活,增强教师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举办“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学生讲明星运动员故事比赛、“强国复兴有我,倾听时代声音”主题沉浸式教育活动、“感悟党的二十大 笃行不怠向未来”党的二十大知识竞赛等,筑牢学生爱党爱国思想根基。
五、监督跟进,让执行“实”起来
加强教师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学校干部队伍储备、培养、选拔、评价等机制,增强干事创业的内驱力。将学校贯彻执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健全月调度工作机制,分管副校长和党支部书记每月汇报“三重一大”执行情况、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和支部工作开展情况。实施“每月一实事”制度,建立实事推进专班,项目化、高质效完成行政工作,每月组织开展1次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校园安全隐患大联查。建立书记和校长“周沟通”制度,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向引导,按照边探索、边推进、边总结的要求,针对工作推进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沟通研判,调整优化。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体育职业中学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特色工程,以关键项目突破工作难点,以精准施策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坚持三个“全过程”工作标准,即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治校全过程,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学校党的建设全过程。一是强化党建工作齐抓共管强大合力,有效促进学校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迅速推进“支部建在级部”,完善支部组织架构。二是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三培养”机制,把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把教学骨干培养成管理骨干。三是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行支部书记负责制,研究制定支部主题教育方案和清单式学习计划,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细,切实增强教师的时代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