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对于想要改善失眠状况的人来说,需要让自己每天的睡眠有计划。借助闹钟,坚持固定时间起床,固定时间睡觉,直到形成稳定的睡眠生物钟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在不断的固定重复中帮助我们形成睡眠生物钟。
2.建立“床—睡眠”的条件反射
简言之就是“不睡觉的时候不去床上躺着”。不建议白天“补觉”或者躺着休息,如果感到疲惫的话,可以坐着闭目养神。晚上有了困意再上床睡觉,这样就会逐渐形成躺到床上就犯困的条件反射,自然有助于睡眠。
3.白天让自己行动起来
《运动改变大脑》一书中提到,睡眠是大脑和身体修复的重要过程,白天的活动量与晚上的睡眠质量是有关联的。白天积极的“行动”,不论是“动脑”,还是“动身”。有利于刺激大脑分泌褪黑素,唤醒身体修复的需求,进而增加睡眠的需要。
4.改变认知、放松身体
当我们躺在床上准备入睡时,大脑中也许会自动产生各种杂乱无关的念头,打扰到我们睡觉,这时,不去过多关注,而是允许它“穿过”而不停留;在睡眠环境也会中听到的一些声音,同样,允许它“穿过”而不停留。仅仅把身体当做一个通道,不去纠结为何会产生这些念头,也不去延伸展开这些脑中出现的念头。此时,我们要将关注点放在身体的放松,而非心情的放松。
如何做到身体的放松呢?可以利用“暖光扫描法”。躺在床上想象自己被温暖的光笼罩着,光里有个扫描仪从头到脚扫描着身体,扫描的节奏自己把握,扫描过的地方会变得放松。放松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放慢呼吸、均匀呼吸,同时加上积极的放松想象。
愿大家放松身体、调整认知、获得优质睡眠,乐享幸福人生!
本期嘉宾:付建丽,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旗分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