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令许多父母费尽心力却收效甚微,要纠正孩子厌学,必须要找出根本原因所在。今天就跟大家来谈谈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厌学?
1.学习动机不足或不明确。一些学生受到家长及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的影响(脑体倒挂现象指相同条件下脑力劳动者的报酬低于或等于体力劳动者取得的报酬),误认为知识不重要,不如早点经商赚钱好。例如,有些学生不想上学还觉得可以自立,认为当主播、送外卖都能赚到很多钱。还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应付家长而学习。
2.各方面的消极评价。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被鼓励和肯定。尤其是中学生还处在心理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更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积极评价。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得到积极评价的少之又少,而消极的评价正是造成学生厌学不容忽视的原因。
3.缺乏自信心。从小学的三门考试科目到中学的十几门考试科目,教学内容变难,学习中失败的记忆太多,导致孩子认为自己就是不行,也会引起厌学。
4.心理原因和生理原因。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如果家长和老师给予过大的压力,就会使孩子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变。比如:部分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考试分数要求较高,没考好就打击和指责。这样做要么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厌学,变得苦闷、叛逆;要么让孩子过于看重成绩,变得紧张、焦虑,甚至发展成强迫症。另外,抑郁是青春期较为突出的情绪问题,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以前,是抑郁症发生的第一个高峰,再加上如果对环境适应困难,青春期的孩子很可能会出现厌学,产生自卑心理。调查发现,发生厌学与孩子初入青春期有关。当女孩出现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他们的警觉性增强,害怕学校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通过厌学暂缓心理压力。
5.伙伴关系不良。伙伴关系不良是导致孩子心情紧张、害怕学校进而引起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有时是暂时的,有时则转为较长时间的压力与紧张。
6.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很多中学生都是父母的宠儿,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几乎是父母帮助解决。因此会造成他们坚持性差,意志薄弱。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如作业没写完就请假不去上学,长期下去便会产生厌学。
7.家庭因素。家长要求太严、太高或太松,家庭不和,家长的错误观念及家庭教育不当都可能导致厌学。
以上几点是导致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严重干扰着孩子对知识的学习和对人生的追求,家长必须针对具体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孩子从厌学的泥潭中走出来。
本期嘉宾:阿茹娜,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中学初中部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