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家长询问:“当我的孩子躺在地上又哭又闹、大发脾气,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孩子当众发脾气,既令人愤怒又令人尴尬。家长们在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孩子并了解当时的状况。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累了,而这时候父母偏偏又拖着他们去做一些难以应对的事情,或者也可能是因为家长给孩子的命令太多太长,导致孩子进入了一种焦虑和恼火的状态,有些家长总喜欢以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沟通,这样的话,更容易引起孩子的烦躁,造成孩子乱发脾气。
发脾气有时候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如果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就能有效地吸引你的注意,并且能够阻止你或者让你生气。那么,孩子也许会认为这就是他与你建立联系的沟通方式。要想有效改正孩子乱发脾气的行为,就必须对孩子发脾气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能够处理自己的感受。如果总是试图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生活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就剥夺了他们自我成长的机会。要让孩子尽可能多的拥有自己的感受,不要认为成年人需要阻止或者改变他们的感受。当然,也不能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做出无原则的让步,更不要在这个时候用其他的方式去取悦孩子。我们要抱持着共情、理解孩子的态度,而不是控制或拯救孩子的态度。
1.真心陪伴
对于有些孩子,当他们发脾气时,通过一些拥抱安慰、语言安抚就会让他们的情绪有所好转。对于那些不想被拥抱的孩子,可以坐在他们身边给予情感的支持,甚至不需要说什么话,真心陪伴、耐心等待孩子平息自己的心情。
2.坚定说不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可以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孩子为此生气也没有关系。任何一个成年人,在期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也会伤心难受。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我知道你很生气,没有关系,如果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然后就静静的等待或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视而不见”
对待孩子发脾气的另一种方法是“视而不见”。带着共情的态度,静静地等着孩子发完脾气。你不是脾气大吗?没关系,你发脾气我愿意等你,等你发完脾气之后我们该做什么再做,当孩子发现他发脾气什么作用都没有的时候,就不会再经常性的发脾气了。
4.分散注意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分散注意力是很有效的方法。当下,不要试图去跟孩子讲道理或者是争论什么,而是可以通过发出一些好玩的声音,做一些夸张的动作,哼一两句儿歌,和孩子模仿一个小动物,或者直接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边有什么?”等方式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5.寻求解决
孩子发脾气之后,有的家长会急于教导孩子不该乱发脾气。但其实,如果孩子是想用发脾气来进行情感勒索,而你又不买账,那么,他很快就会放弃。相比严肃的教育,家长更应该做的是找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问问他是否愿意让你帮他想想以后遇到这种类似的问题该怎么办?家长帮助孩子解决具体的问题会更加合适。
6.做好榜样
需要注意的是,成年人不恰当的行为,会引起孩子发脾气的行为。有些控制型的家长,很容易和孩子发生争论,过程中,家长会被激怒而大发雷霆。这样的行为方式就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行为示范,所以,家长在情绪管理方面的引导和榜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7.角色扮演
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比如和孩子玩儿买玩具的游戏。游戏之前,首先要和孩子描述清楚游戏规则,比如怎样买玩具?遇到分歧该如何做?然后,家长和孩子各自扮演本身的角色,之后,在进行角色互换。在游戏中不断模拟遇到类似的情景该如何做,等到真实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家长就不会变得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