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政务 英文域名:jytyj.ordos.gov.cn

《心语小课堂》第105期: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点到为止——超限效应

作者:阿茹娜 康巴什区实验中学   来源:鄂尔多斯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3-07-24 10:31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正所谓“杯满则溢”,再为孩子好的话,再善意的批评,再好吃的美食,天天说、天天吃也会腻。一段时间后,孩子甚至会觉得厌恶、反感,产生逆反心理。
  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超限效应呢?
  1.同一件事不要反复批评
  教育孩子时,家长要避免抓住一件事不放。第一次挨批评时,孩子一般会产生自责、愧疚的心理,可能还会在心里默默反省,其实已经达到了批评的效果。但如果父母针对这个问题反复批评指责,孩子就会感到厌烦。
  2.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
  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喜欢“由点到面”把话题不断扩散开来。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没有收拾好房间,便开始从“房间乱七八糟不收拾”,发散到“总是这样,懒惰不听话”,再一直说到孩子“做事不认真,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好”。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父母却不断将事情扩大化,数落太多,反而让孩子破罐子破摔,随便你说,反正我不听。因此,家长不要将批评的话题不断延伸,更不要不停地指责,一次只专注解决一个问题。
  3.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
  家长很多时候唠叨是担心孩子犯错,害怕孩子走错路。
  但我们的经验终究只是我们的,人不可能不犯错,犯错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环。父母应该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这是对孩子有用的一课,让他意识到没有人能永远帮助自己,应该为自己犯的错承担后果,也会因此纠正自己的行为。
  4.相信孩子
  很多时候,当家长为孩子的事情着急的时候,孩子自己就不需要着急了,这并不利于孩子的独立和成长。如果不想让孩子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没办法自己做到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停止包办,停止唠叨,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做好自己的事。
  “超限效应”启示我们,唠叨教育”不可取,在教育孩子时要拿捏有度、点到为止,适可而止才不会过犹不及,才是家庭教育的智者。
  主讲老师:阿茹娜,康巴什区实验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