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政务 英文域名:jytyj.ordos.gov.cn

学习时刻丨“三大球”搞上去是体育强国的标志

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   来源:《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   发布时间:2023-02-15 10:29
  2014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南京青奥会运动员村看望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三大球’要搞上去,这是一个体育强国的标志。”足球、篮球、排球俗称“三大球”,是全球化开展的运动项目,竞技水平高,参与普及面广,社会和市场影响力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国体育发展综合实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三大球”发展,贺龙元帅一句“三大球上不去,我死不瞑目”震撼和激励了几代人。然而,受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三大球”发展水平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明显差距。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从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要求,推动“三大球”改革发展,具有深刻的战略意蕴和鲜明的时代意义。
  一、“三大球”搞上去是把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
  以“三大球”为代表的集体球类项目,是基于与对手瞬间博弈的项群,身体对抗强、技战术复杂多变、团队协同竞争和精神意志力要求高,同时也是参与度高、观赏性强、社会影响大,展示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的代表性项目。这样的项目特征使其更易与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相关联互映衬。1981年,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洲区资格赛上击败韩国队,夺得世界杯入场券时,北京大学学生走上街头,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之后中国女排“五连冠”催生的以及陈忠和、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传承、弘扬的“女排精神”,更是鼓舞和激励了几代人,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同时,中国女足、中国女篮的每一次突破,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的优异表现,以及姚明加盟NBA并获得巨大成功,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之光。客观地说,如果仅凭竞技成绩,我国的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射击、体操等优势项目比女排、女足、女篮、男篮要更好,但在激发民族士气、展现时代精神方面,“三大球”的作用更为凸显。这就提示我们,要努力把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没有“三大球”全面振兴作为核心支撑是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的。标志性事业需要标志性事件的呈现与映衬,新时代全面振兴“三大球”正合其意、恰逢其时。
  二、“三大球”搞上去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领域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表现为:一是以奥运会为最高舞台的业余体育全球竞争,二是以全球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为标准的职业体育发展水平的竞争。“三大球”既是奥运会皇冠上的明珠,又是职业体育创造财富的沃土,是全球任何体育大国、体育强国都不会舍弃的战略要地。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为迅速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全球影响力,我国选择实施了奥运争光计划。该计划将奖牌产出率高的个人项目和竞争相对较弱的女子项目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并在随后的历届夏季奥运会上取得了显著的战略收益,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大幅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但是“田忌赛马”策略的长期实施,也给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冬季项目与夏季项目、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奖牌多的项目与奖牌少的项目发展不均衡。“三大球”作为占用资源多、奖牌数少、女强男弱的集体项目,在多年奥运争光计划实施中整体处于弱势地位,资源投入不足、正向激励不足,致使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今天,中国体育已经整体迈入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新时代,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而竞技体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着力解决结构性矛盾,特别是“三大球”全面振兴的突出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三大球”的全面振兴,就没有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三大球”的发展水平检验着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和体育综合治理的能力及水平。
  三、“三大球”搞上去是推动全民健身项目化、赛事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
  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是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基本体育公共产品,具有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覆盖的基础性、全民性特征。当前,我国全民健身整体尚处在初中级发展阶段,突出表现在“五多五少”,即老年人参与多,青少年和中年人参与少;个体化参与多,组织化参与少;自我练习多,参加比赛少;健身功法推介多,项目化开展少;健身路径多,小型综合运动场少。在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征程中,全民健身战略升级的方向将是项目化、赛事化发展。要让更多百姓爱上1—2个运动项目,通过长期从事该项目来健身;而不是跳一个舞蹈、练一种功法来健身。同时要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组织,倡导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组织更多基层群众性体育比赛,让普通百姓就近就便参与适合他们水平的业余赛事,激发全民健身的内生动力,化解青少年人群运动参与不足的问题,提高全民健身的黏度和热度。“三大球”普及程度高、竞技教育价值大、深受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和中年人喜爱,是全民健身项目化、赛事化发展的关键抓手。全面振兴“三大球”,绝不仅是单纯提高三个项目竞技运动水平,更是要压实三个项目的社会责任,带动三个项目的全民普及、全民参与,推动“三大球”振兴与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协同发展。
  四、“三大球”搞上去是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
  体育产业是国务院确定的五大幸福产业之一,是《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不仅对体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推动体育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具有战略价值。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与党中央和国务院确立的发展目标还有明显差距,主要表现为总量不大、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突出问题是运动项目产业发展滞后、职业体育以及与其关联的业态发展不成熟、具有市场号召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赛事太少、体育产业专业人才不足等。“三大球”是高度职业化的运动项目,职业联赛起步早,市场号召力大,社会和媒体关注度高,人才培养、输送和流动的市场化机制较为健全,是体育产业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项目。“三大球”全面振兴,特别是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革创新、赋能发展,不仅是全面振兴“三大球”的应有之义,更是推动体育产业内生发展、高质量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招。
  五、“三大球”搞上去是推动体育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示范工程
  体育文化是体育发展的深层动力,全面建设体育强国需要体育文化的内化引领。体育文化主要表现为运动情境下人们实际的“所思、所言、所为”,本质是体育的人化和教化,包含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价值观)文化。当前,我国体育文化建设存在重体育价值观和精神文化建设,轻体育制度和物质文化建设;重整体体育文化归纳和提炼,轻单个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问题。“三大球”是大众广泛参与、喜闻乐见的项目,社会影响大,对青少年人格完善的竞技教育价值大,其运动实践中凝练和展现的项目文化,如女排精神,极易被人们接受、被社会传扬。“三大球”全面振兴是包括项目推广普及、竞技运动水平提升、项目产业发展、项目文化建设在内的全面振兴。其中,项目文化建设是推动项目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长久之策。“三大球”振兴的文化建设工作做好了,就能形成涵容项目主题节庆活动、名人堂、博物馆、文学艺术衍生品、球迷文化、球员文化、联赛文化、运动队文化、项目核心价值观、项目发展社会责任等在内的项目文化建设体系,进而为其他项目文化建设提供范式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