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实现竞技体育勇攀高峰的重要保障。经过几代体育工作者的实践检验,举国体制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发展需要,成为推动竞技体育搏击奋进、勇攀高峰的制胜法宝,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随着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构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机制,更好发挥举国体制在竞技体育攀登顶峰中的优势。
一、举国体制是竞技体育勇攀高峰的制胜法宝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举国体制是高效提升竞技运动水平、实现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和跨越式发展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发挥举国体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高度认可了举国体制在中国竞技体育勇攀高峰、搏击奋进征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这既是对竞技体育优异成绩的褒扬,也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自信,说明举国体制适应中国国情,要继续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具有“国家意志、全民动员、整合资源、关键突破”等显著优势,能够充分调动全国各级系统的工作积极性,利用“上下一条龙、全国一盘棋”集聚优势资源,在各方面更容易促成全国一体化,从而形成以专业运动队和单项体育协会为中心的训练体制、以全运会为中心的竞赛体制,能够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强力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无数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实现了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数量的持续攀升,成功申办了北京亚运会、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各项辉煌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举国体制的坚强保障。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结束,我国在夏季和冬季奥运会上共获得275枚金牌,产生296名奥运冠军,竞技体育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中国从一个体育落后国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大国,创造了世界体育发展史上的奇迹,这既是中国举国体制制度优越性的彰显,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伟大精神的体现,让全世界清楚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振兴中国足球、国家科学技术攻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多次提到集中力量办大事、上下形成发展合力等内容,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全力做好东京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因此,要深刻认识并继续发挥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独特效用,进一步挖掘“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调动各领域的优势资源,保障优秀运动员的选拔与集中培养,进一步提升中国竞技体育的国际地位,更好宣传中国积极、健康的大国形象,为世界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更好发挥举国体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其主旨在于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打造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符合竞技体育发展规律、更加具有时代活力和综合效能的“新型举国体制”,更好地推动竞技体育在世界舞台勇攀高峰、提升为国争光能力。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举国体制面临市场冲击的矛盾突出,导致竞技体育发展活力不足,主动融入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不强。要激发竞技体育的内生动力,根本方式在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体育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全面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成为破解发展困境、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主旨在于提升竞技体育发展活力,《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完善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坚持开放办体育,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就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参与的竞技体育治理模式,促使举国体制进一步发挥巨大的凝聚力、组织力和协调力,推动竞技体育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发展。
二、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强调,要“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这就要求既要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效应,要处理好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通过市场机制补齐举国体制资源配置能力不强、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等短板,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机制,凝聚强大的工作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总局围绕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不断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通过推进全运会竞赛制度改革、国家队和后备人才选拔方式改革、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放管服”改革等,使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不断优化。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既要坚持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要不断丰富举国体制的时代内涵,充分调动社会多元主体力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
坚持举国体制就是必须始终坚持党对竞技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政府主导与统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强体与强国的统一。具体而言,就是继续发挥基于国家能力与国家目标充分调动、配置、优化资源的能力,有效集中、统一国家力量,尤其在竞技体育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难题方面能够团结协作、集体攻关,最大限度发挥社会主义对全民动员、资源整合的制度优势,从而在国家层面与社会层面上形成目标一致、结构合理、管理有序、效率优先、利益兼顾的工作格局,快速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
完善举国体制是保持和提升制度效率的必然要求,是根据新时代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环境,对举国体制内涵和外延作出的必要调整和拓展,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进行的动态修复和优化,促使举国体制运行的内部环境更顺畅、外部支撑更强劲。具体体现在进一步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举国体制运行效率递减、聚合和协同能力薄弱、激励和约束方式单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推动创新和突破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等问题。同时,完善举国体制也是促使举国体制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模式,构建集中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利益的新机制。
第一,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充分认识政府主导下的市场有效参与,以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最大化为目标,强化政府主导下的资源集聚优势,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提升为国争光能力。在发挥政府主导的同时要强化社会参与,不断引入社会主体完善竞技体育治理机制,通过社会力量增强单项体育协会发展的活力,为举国体制减负增能,打造适应我国国情的“新型举国体制”,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第二,发挥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优势互补的综合效能。全面推进举国体制改革需要精准发力,要挖掘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两者的长处,推动两者在资源配置中的深度融合,实现举国体制优势与市场机制优势的系统耦合和功能性互补,从而产生更大、更集中、更广泛的合力。要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同时,也要防止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后的投机、利益冲突和恶性竞争,要在政府主导下合理利用市场资源,更好地为竞技体育发展增加新活力。
第三,强化竞技体育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扁平化”治理。转变政府在竞技体育管理中的职能,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竞技体育不断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扁平化”治理结构转变。依据项目特点和发展水平,稳步推进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多元化项目发展新模式。推动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单项体育协会脱钩,打造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的新机制。